——《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5》系列解读之七
《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5》编写组
2024年以来,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全球经济呈现不均衡复苏态势,地缘政治风险攀升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升级。伴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纵深推进,关键矿产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和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争夺博弈程度持续升级。
主要发达经济体资源博弈加剧全球关键矿产领域竞合。当前,关键矿产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安全和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呈现大国竞争品类高度重叠、地缘布局角力明显、各方资本争夺加剧的新格局。
一是持续更新完善发布关键矿产清单。例如,2024年,加拿大在2021年31种关键矿产清单的基础上,新增高纯铁、磷、金属硅,关键矿产种类增加至34种;2025年3月,美国将铀、铜、钾盐、煤炭等纳入美国关键矿产范围。
二是关键矿产国际结盟态势愈加显著。例如,美国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于2024年再度扩容,吸纳爱沙尼亚和厄瓜多尔加入,成员增加至16个,所支持的关键矿产项目增加至32个。
三是加征进口关税以控制关键矿产供应来源。例如,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
四是加强审查标准以限制部分外国投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更新关键矿产领域投资政策,推动外资国家安全严格审查常态化。
五是主导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等全球标准与规范制定。例如,2024年,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明确提出,在欧盟和第三国的关键原材料生产、加工、回收等必须符合高标准的环境保护、劳工保护要求,欧盟将与国际伙伴合作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和指南。
资源型发展中国家持续完善本国矿产资源治理框架。
一是颁布与推动矿业相关法律及法案实施。2024年以来,中国、卢旺达、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对矿业相关法律进行了修订。例如2025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旨在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和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促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是巴西、南非、印度等国积极推进矿政改革,加大矿政管理制度改革力度。主要措施包括:取消采矿禁令,激发矿业活力;推进矿业权出让,吸引矿业投资,改善矿业权管理系统;提高透明度,提高地质资料质量,优化投资环境等。
三是马里、尼日尔、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津巴布韦、刚果(金)等国提高国家对关键矿产项目的参与度和控制力。主要措施包括:重新调整收益分配机制,提高政府收益比例;提高权益金费率,增加财政收入;设立国家矿业公司,强化关键矿产自主开发能力;实施矿产出口管制,推动本地加工增值。
四是资源型发展中国家对 ESG实践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资源型发展中国家ESG理念转为实践的步伐明显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规范更加严格,引领矿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例如,2024年,在资源型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由联合国秘书长召集的能源转型关键矿产小组发布题为《为能源转型提供资源:指导能源转型所需关键矿产走向公平和正义的原则》的工作报告,提出贯彻矿业全产业链的公平、透明、可持续等指导原则和行动建议,形成可持续、负责任的关键矿产价值链,促进良好 ESG实践,为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