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赞比亚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东连马拉维、莫桑比克,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西和北部与安哥拉、扎伊尔接壤。全境面积752614平方公里。人口1120万(2002年估计),大多属班图语系黑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31种部族语言。农村居民大多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赞比亚境内大部分为海拔1000~1500米的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境大致可分为五大地形区:东北部为东非大裂谷区,北部为加丹加高原区,西南部为卡拉哈迪盆地区,东南部为卢安瓜河河谷区,中部为卡富埃盆地区。东北边境的马芬加山是全国最高峰,海拔2164米。境内河湖众多、水网稠密,主要的河流有流经西部和南部的赞比西河,长2574公里,为非洲第四大河。属热带草原气候,5~8月为干凉季,气温为15~27℃,9~11月为干热季,气温为26~36℃,12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21℃。
赞比亚1964年10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196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1973年制定第二部宪法。1990年议会修改宪法,恢复多党制。
赞比亚经济结构单一,以矿业为主。独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较快,1975年起经济一直不振。多民运执政后,在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推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实行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多样化,努力争取外援,吸引外资,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遭遇粮食和铜矿双重危机,宏观经济形势困难,货币大幅贬值,通胀率上升,失业严重,粮荒严峻,到2003年初尚缺粮38.3万吨。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7.8亿美元,人均338美元。
赞货币名称为克瓦查(ZK),2002年12月,1美元=4645克瓦查。
二、地质和矿产资源
(一)地质概况
赞比亚全境属于非洲地台的一部分,东北部班韦乌卢(Bangweulu)古老地块是赞比亚地史上最稳定地区。前寒武纪的基巴尔安(Kibaran)构造运动对赞比亚的东半部地区有较大影响,形成了广泛的叠覆构造;对赞比亚现有地区影响最大的构造活动是5亿年前后的加丹加构造运动(又称泛非构造运动),其结果是在中部和中北部地区形成了卢弗里安(Lufilian)弧,在东南部形成了莫桑比克(Mozambique)构造带,晚古生代?中生代,在西部和南部以及东南部分地区形成沉积盆地。根据构造演化的不同,赞比亚全境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构造区。
1 班韦乌卢地块,位于赞比亚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是基巴尔安构造带,西南为卢弗里安弧,该区是古老克拉通的一部分,可能从太古宙以来就未受到构造运动。该地块的基底岩石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近地表火成岩等。在中西部和东北部,基底岩石大面积出露地表,特别是东北边境的乌贝蒂斯地区出露的花岗岩是赞比亚地区出露的最古老的岩石,其生成时代在18亿年以上。西部由中长岩、流纹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组成的近地表火山岩被粗中粒斑状变晶的微斜长石花岗岩侵入。在其周围大部分地区的基底之上都覆盖着一层近水平的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厚层沉积砂岩高原系列,该层与下伏的近地表火成岩和花岗岩明显不整合接触。高原系列由两个整合单元组成,下层200多米厚,大多为粗粒石英岩和粗砂岩,其生成时代在18亿年以上;上层要厚得多,为呈层状的细粒石英岩。在西部的卢瓦普拉河地区由连续的近水平的砂质和泥质沉积物砾岩石灰岩组成的卢瓦普拉层不整合地上覆于基底和高原之上,在东南部岩性与卢瓦普拉相似的卢蒂基拉层和本巴层不整合上覆于高原系列上。在东北部,姆巴拉砂岩层不整合上覆于高原系列。地块的东北部地区有一条较窄的北东向的开放型褶皱带,卢翁戈褶皱带对曼萨以北的地区产生一定影响。在曼萨西面由于长期的侵蚀作用,大部分高原系列盖层被剥蚀掉,出露了基底内的一组强烈的脆性剪切带,这些剪切带内含有分散的规模小但品位高的锰矿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 基巴尔安构造区为一条北东向叠覆构造带,东北起自马拉维边境西南至南方省,西南部北以班韦乌卢地块为界,东南是莫桑比克带,西南部被卢弗里安弧横切该区出露的岩层,主要由13亿年以前的前加丹加基底杂岩组成,包括花岗岩、片麻岩、混合岩变质沉积片麻岩、千枚糜棱岩、碎裂岩、闪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基巴尔安构造运动发生在前寒武纪,内部主要有两期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土姆比德带为一轴向北倾的平卧等斜构造,伴有广泛分布的混合岩产出,晚期的伊鲁米德为多旋回北东北东东向褶皱带,其主要特征是倾伏角小的等斜直立褶皱,该区中北部属铜矿带的穆瓦系有丰富的铜钴资源。
3 卢弗里安弧位于赞比亚的中北部地区。东北是班韦乌卢地块,东南为基巴尔安构造区,西面是欧科范果沉积盆地。该区主要受5亿年前加丹加构造运动(又称泛非构造运动)的影响,南北向的挤压形成了近东西向的复式褶皱构造。在东部受东北部班韦乌卢地块和东南部基巴尔安地质体的作用,该构造带呈弧形弯曲并被地块的突出悬谷状地质体楔入,致使褶皱呈弓形向上述两个地质体的前沿弯曲。基底古地形特征控制岩层分布的空间位置,被褶皱的岩层由前寒武纪至早古生代的加丹加系组成,主要岩石包括白云岩、泥质页岩、砂岩、砾岩、辉长岩等。在背斜的穹顶出露有未分异的前加丹加基底杂岩,基底主要由13亿年以前的杂岩组成,包括卢弗和莫瓦两个岩系,其中卢弗系片岩和片麻岩是该区出露最老、分布较广的岩层,内有较大的花岗岩体侵入。莫瓦系的变质沉积岩不整合于其上基底杂岩,与上覆的加丹加群不整合接触,加丹加群从底到顶可进一步划分成罗安组、姆瓦希组和孔德龙古组。下罗安组为典型的滨海相沉积岩层,自下而上由砂岩、砾岩、页岩、泥岩、石英岩等组成,铜矿带矿体均产于下罗安组,厚约1000米;上罗安组以白云岩为主,夹有泥质岩、辉长岩等,厚度在500~800米之间,上下罗安组之间有一层分布较广的灰岩。罗安组之上的姆瓦希组,厚度在600米左右,主要由碳酸盐岩和页岩互层组成,页岩通常为炭质页岩,具黄铁矿化,其上的孔德龙古组厚度在1000米以上,该组底部以分布较广的砾岩层为标志,一般认为是冰碛岩。中部为巨厚的石灰岩,上部为页岩。该区东部与班韦乌卢地块和基巴尔安地块的交汇处有一条呈北西走向带状延伸的铜矿带,进入到扎伊尔境内后逐渐向南拐弯形成一弧形带,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扎伊尔赞比亚铜矿弧。赞比亚绝大多数的铜钴资源集中于此。北铜矿带的主体构造是卡弗背斜,它代表了卢弗里安构造区内主要构造形式??剥蚀作用,使背斜两翼的次级褶曲出露,目前铜矿带各矿床就分布在两翼的次级构造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在背斜两翼的控矿构造与岩层走向一致,呈等距带状展布,其间距约30公里,这种明显的构造控矿形式对进一步发现有价值的铜矿床有重要意义。卢弗里安弧地区除藏有铜钴矿产外,还集中了国内其他的主要金属矿产资源,例如金、银、铅、锌、镍、锰、硒、锡等,并且大多分布在该区与班韦乌卢地块和基巴尔安构造带的交汇区。
4 莫桑比克带位于赞比亚东南边境地区,西面和北面是基巴尔安构造带和卢安瓜盆地,该构造带主要也是受泛非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近东西向的复式褶皱构造。这里出露的岩层主要为早古生代多相变质片麻岩、紫苏花岗岩、麻粒岩等,其中有后期的花岗质正长岩和基性侵入体切入。该区的主要矿产有金和宝石等。
5 古生代?中生代盆地主要由位于西部的欧科范果盆地南部的赞比西盆地和东南部的卢安瓜盆地组成。欧科范果盆地横跨安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三国,在赞比亚境内部分约30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前寒武系基岩上的内陆盆地,盆地内主要沉积的是晚石炭世至第三纪卡鲁群的内陆沉积,厚度在500米以上。
(二)矿产资源
1 铜
铜是赞比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表1),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储量为1200万吨,储量基础为340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53%,列世界各国第6位。主要为沉积型氧化或硫化铜矿床,集中分布在赞比亚中北部的赞比亚铜矿带。该带长约200~250公里,宽约65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铜矿带明显受卡弗复背斜构造的控制。矿床在背斜的两翼呈链状,沿两条相距30公里的北西向平行线分布。现已查明有7个重要的层控矿床和两个相对小一些的层控矿床。背斜的北东翼上主要有木富里纳、布瓦纳、姆库布瓦等矿床;南西翼上主要有孔科拉、恩昌加、强姆毕什、巴卢巴、齐布卢玛、恩卡纳、卢安夏等。

(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2002)
铜矿带矿体主要产于加丹加群下罗安组(晚元古代)的沉积砂页岩中。由于矿体产于沉积岩中,一般呈板状或透镜状,走向长度令人感叹,厚度范围从几米到大于60米,延伸达2000米以上。大约60%的铜出现于一个层位中,即惯称的含矿页岩中。
大多数矿床原生硫化物带的排列,在横向上下倾或垂向上呈带状延伸,其顺序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硫铜钴矿和黄铁矿。代表着古海岸线海进、海退时期由浅到深的水体条件,反映出从沉积到再沉积的硫化物矿物变化规律。风化作用破坏了硫化物的变化规律,从地表到深度500米的位置,硫化矿物转变成了次生矿物,如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和其他一些次生矿物。大多矿床除铜钴矿产外,还含有少量的金、银、硒、铀等元素。
2 钴
是赞比亚另一重要的矿产资源(表1)。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钴金属储量为36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66%,列世界各国第4位。储量基础5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5.5%。这些储量主要分布在铜矿带地区,而且均出现在卡弗背斜的西南部。这些储量主要来自恩昌加、恩卡纳、强姆毕什、齐布卢玛、巴卢巴、钦戈拉等矿床的伴生矿量。例外的是在钦戈拉矿床,钴矿化呈囊状和条带状分布在铜矿体的下方或古基底山包周边岩层中。钴单独构成矿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开采价值。在背斜西翼的其他矿床中,含钴矿物或多或少赋存在铜矿体中。但由于埋藏深和品位太低,目前尚难回收。
3 宝石
赞比亚的宝石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是绿宝石,以及海蓝宝石、玛瑙、石榴子石、电气石、紫晶等。目前还没有来自官方关于宝石储量方面的准确报道。绿宝石的主要产地位于恩多拉地区和南部边境的卡罗莫地区。其他的宝石主要分布在卢萨卡东北600公里的伦达兹地区及赞比亚东和东南边境地区。宝石主要赋存于基底混合岩中的电气石脉中,常出现在接触带上。
赞比亚金刚石的潜力也非常大,近些年来包括BHP公司在内的一些国内外矿业公司一直在这里进行金刚石勘查,而且已经有了较大的发现。最近有媒体报道:赞比亚地质勘探局宣称,其下属的MLN矿业公司经过为期10年的勘探,在赞比亚北方省和东方省的结合部探明了一个储量极为丰富的巨型钻石矿,其规模超过了世界第一大矿----刚果(金)东南部的姆布吉马伊工业金刚石矿。这个巨型钻石矿位于卢安瓜河东岸,在姆富韦镇以南的卡庞巴地区。矿区长、宽各50公里,共有14个矿脉。根据对矿石样品的分析,其中的一个矿脉至少可以开采出价值50亿美元的钻石。MLN公司计划在2003年5月前后实施开采,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所需的4600万美元启动资金正在由赞比亚政府落实。
4 磷(P2O5)
普查研究程度不高,探明储量仅4万吨,实际上其资源潜力是比较大的。目前已知有7个有远景的矿床,均为碳酸盐岩矿床,其中一个位于赞比亚东北伊卡索以东地区,两个位于卢萨卡南部和东南部,4个位于东南靠近莫桑比克边境。位于伊卡索以东25公里处的恩库姆布瓦矿床潜力最大,该矿床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长约1500米、宽约900米、高约330米的山岭,在山顶部,外层的金云母角砾岩环绕着中间层的棕色与白色铁的白云石碳酸盐岩,而铁白云石碳酸盐岩又围绕着内层的硅化碳酸盐岩,在碳酸盐岩中磷灰石大多呈扁平六角形晶体。经初步调查,估计矿石储量在5亿吨左右,磷酸盐(P2O5)含量为7.7%。
5 其他矿产
主要包括:金、银、锌、铅、硒、锰、锡、煤、滑石等,但资源量并不多。金、银主要以铜钴矿床的伴生矿物的形式分布于中北部的铜矿带中。另外在东南边境地区有少量分布。铅、锌主要集中在卢萨卡以北110公里处的卡布韦铅锌矿床。锡主要产地是南方省的卢萨卡锡矿床,锰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最大的矿床是位于班韦乌卢湖西面的曼萨矿床。赞比亚的锰矿资源有一定的潜力,但是需要进一步的勘探。
三、矿业开发现状
1 矿业概况
赞比亚是世界上重要的铜钴生产国之一。2000年铜钴产量分别为24.9万吨和4600吨,分别列世界第12位和第4位。赞比亚也是世界上主要生产绿宝石的国家之一。其他的主要矿产品包括:金、银、硒、石膏、煤、石料等(表2)。

赞比亚矿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铜矿业是支柱。2001年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和国家外汇收入的68%(金属出口值为5?9亿美元)。矿业提供政府财政收入的30%~40%(1999年)。2001年矿业就业人员约4万人,约占全国劳动力的8?5%。赞比亚2001年的精炼铜产量是296000吨,虽然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但是铜价从2000年以来大幅度下降,对赞经济影响较大。燃料和能源进口约1?25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值的10%。
矿业的成败关系到赞比亚经济的兴衰。近年来矿业的发展止步不前,其主要原因是生产矿山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矿石保有储量日渐枯竭。要使企业发展,需更新大量设备,上新的项目。这需要巨额资金,而目前大多数企业资金匮乏,负债较多,政府也无力承担这一重负。为此,政府已把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作为矿业发展的头等工作来抓。主要措施包括: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加快私有化进程;加强矿业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新的矿业法;建立股票交易所,完善国家的金融体制,以及实现汇率自由浮动;减少贸易壁垒;取消价格和进口控制;降低商业税等。
目前赞比亚矿山企业私有化工作进展比较顺利。2000年随着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ZCCM)的私有化工作的完成,赞比亚结束了从196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拥有和经营铜矿业的时代。
赞比亚在逐步完善国内金融和资本市场方面做了较大努力,首先是建立股票交易所。1990年5月,当时的总统卡翁达就提出要在赞比亚建立一个股票市场,经过几年筹备,设在卢萨卡的赞比亚证券交易所于1995年2月正式开市。“A”、“B”两种股票(前者用克瓦查购买,后者用外汇购买)按各自的系统进行交易。股票市场的建立,为企业的融资和股权的流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目前在赞活动的主要矿业公司
(1)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ZCCM)
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ZCCM)的私有化是几年来赞比亚吸引外资的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事项。对ZCCM实行私有化的决议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确定了。但是进展较慢。直到进入21世纪后才完成最后的私有化工作。ZCCM 70%的资产是由恩昌加、南蓬德维和孔科拉铜矿组成的,这3家铜矿于2000年初转手给英美矿业公司的分公司孔科拉铜矿公司。
2000年4月,加拿大的第一量子矿业公司和瑞士交易商Glencore国际公司签订了购买ZCCM所属的Nkana和Mufulira铜矿的协议,最后完成赞比亚的铜矿公司私有化进程。协议规定成立新公司Mopani铜矿公司,Glencore、第一量子矿业公司、ZCCM分别拥有该公司46%、44%、10%的股份。
专家们曾经预测,在国外公司购并赞比亚的铜矿之后,有效的管理和现金注入将推动赞比亚的铜矿产量增长。2001年的铜矿产量将由目前的25万~29.9万吨升至34?5万~35万吨。预计2001~2005年的铜矿年产量和出口量每年将增长约7%。但现实并不理想,由于英美公司的撤资,打乱了专家们的预测。
(2)英美公司
英美公司所辖赞比亚铜矿铜年产量占到赞比亚整个产量的三分之二,包括产铜、钴矿的Nchanga和Konkola,以及产黄铁矿的Nampundwe。英美公司的子公司ZCI拥有其大部分股权。2002年1月份,英美公司宣称,由于铜价低迷以及成本过高,公司计划从该矿撤资。英美公司在4月份以后将无力再对陷入困境的赞比亚企业投资,并且已经在考虑转让、关闭企业等事宜。同时,英美公司表示愿意向赞比亚支付3000万美元的“撤资损失”,但这一数额与赞比亚要求的2亿美元相距甚远。
赞比亚的财政大臣曾经表示,如果Anglo American公司从赞比亚撤资的话,政府将会出面帮助这些困难企业。后来,南非矿业集团Avmin表示有意接纳赞比亚另外两处闲置的铜矿----Baluba与Luanshya,这两处铜矿的铜年产量为5万吨,钴年产量为900吨。
2001年6月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称有3家跨国矿业公司有意接手英美公司在赞比亚的铜矿。此后,赞比亚铜矿资源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据赞比亚孔科拉铜矿公司(KCM)2003年4月公布消息,2002年公司总共亏损1.59亿美元。一方面是因为英美公司(Anglo American)从孔科拉铜矿公司撤资,公司仅用于赔偿方面的资金就高达1.04亿美元;另一方面,铜价低迷也是重要原因。孔科拉铜矿公司2002年铜产量总计222010吨,远远高于赞比亚财政部所公布的2001年产量198808吨。
(3)第一量子矿业公司
第一量子矿业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除拥有Mopani铜矿公司46%的股权外,目前还拥有和经营着Ndola附近的Bwana Mkubwa铜矿山。该矿山的剩余矿石储量400万吨,品位为0.73%。
据2003年的报道,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厂商美国费尔普斯?道奇(Phelps Dodge)公司正在计划与澳大利亚Equinox资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赞比亚西北部的Lumwana铜钴金铀矿。据称公司将在未来4年中投资4.5亿美元,矿山计划在2006年投产。Lumwana矿是赞比亚第二大露天铜矿,拥有10亿吨矿石资源量(铜含量为0.67%)。
我国企业也积极参与了赞比亚现矿业企业的私有化改革。1998年,中国有色金属建设集团公司参与收购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的工作。
中色建设集团和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于1998年6月签署协议,合资组建中色建设非洲矿业公司,中方控股85%。该公司于当年9月接管谦比希铜矿的全部资产,并于2000年7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
谦比希铜矿是世界闻名的赞比亚刚果铜矿带上的一个典型的沉积型铜矿床,已经探明的铜储量达501万吨,平均含铜品位为2.19%。该矿也是中国在海外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有色金属矿。复产工程计划于2002年投产。预计到2003年可形成6500吨/日的铜矿采选生产能力。公司有信心在2~3年内实现年产铜精矿11.4万吨的目标,以缓解我国铜资源短缺的局面。该项目在开发赞比亚矿业资源为我所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据2003年有关报道,在中国和赞比亚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的建设和生产目前进展顺利。在近200名中方管理、技术人员和100多名赞比亚工人的努力下,铜矿累计完成井巷掘进量29万立方米,占设计掘进总量的67%,建成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6500吨的选矿厂,并成功进行了从采矿到选矿的试生产。截至2003年1月底,谦比希铜矿共开采矿石4.9万吨,选矿厂处理矿石3.89万吨,产出铜精矿1683吨,精矿品位达到43%。
四、矿业立法
政府为加强矿业活动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制定新的矿业法。这项工作重要目的之一是为采矿部门吸引风险投资和技术。为增强新矿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矿业健康地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制定矿法草案时咨询了世界银行的有关专家,并参考了南部非洲共同体其他国家成功的立法经验。1994年向议会提交了新矿法草案。1995年9月通过《矿山和矿产法》。新矿法覆盖了全部矿种。
法律规定,如果要在赞比亚境内从事矿产勘探和开发工作,必须先得到矿山与矿产开发部所属的矿山开发局发放的有关许可证。目前发放的许可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大型勘查许可证:有效期2年,可延期2次,第一次不超过2年,第二次不超过1年。
2 保留许可证:勘查许可证持有者确信勘查区内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矿床,只是市场条件暂时还不能满足,该持有者可申请保留许可证,保留期限3年,可延长一次,期限也是3年。
3 大型特殊采矿许可证:大型勘查许可证持有者有权得到特殊采矿许可证;未取得大型勘查许可证者也可以在空白地区直接申请大型特殊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25年,可延长25年。
4 小型勘查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2年,勘查面积不超过10平方公里。
5 小型采矿许可证:期限10年,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期,但延长期不能超过10年;采区面积不能超过400公顷1公顷=104平方米----编者注。。宝石开采例外,采区面积不得超过5公顷。
申请人需先向矿山开发局领取登记表,每张表15克瓦查(20世纪90年代初标准,以下相同),按有关规定填好表后交回矿山开发局,经有关方面审查批准后,再交一定的费用方可得到申请的许可证。贵金属矿产勘探许可证收费500克瓦查,采矿许可证收费5000克瓦查。另外根据申请勘探或开采的面积,每年每公顷收费50克瓦查。矿山开采闭坑时,要由许可证持有者向矿山开发局提出闭坑报告,经审查同意,得到矿山开发局颁发的闭坑证明文件后方可闭坑。每年发放各类许可证所收的费用约400万克瓦查,按规定全部上交国家财政。
矿产勘查和开采日常督察工作由矿山开发局设在各采矿区的办公室负责,但是由于目前技术力量不足和交通工具的短缺,这项工作难以进行。
矿业法授权政府促进小矿山开发;促进宝石开采业的发展;开放宝石市场;通过工业矿物、黑色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开发使矿业开发多元化,减少由采矿而产生的生态灾害;加强矿物原料附加值的生产。
过去在赞比亚的矿业活动中,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多,最明显的地方是政府通过赞比亚工矿业有限公司(ZIMCO)控制全国的国营矿山企业。由于政府的过多干预,大大地限制了企业的进取精神。加之高层管理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国家矿业的发展。为此,政府决定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对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私有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希望通过私有化计划,吸引大量资金特别是外资进入矿业,为企业注入活力。ZCCM公司的私有化是赞比亚国有矿山企业私有化的最重要部分,目前,该公司私有化的工作已经完成。
1994年12月矿山部长就曾经宣布,政府不再参与新的矿产勘探和采矿活动,也不获取采矿公司的任何股票,只作为纯粹的管理者。
五、矿产资源经济政策
(一)矿产资源经济政策的总体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赞比亚政府的金融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仅外汇汇率是否管制一项就反复过几次,1980年实行过汇率双轨制,1985年实行汇率自由浮动和外汇拍卖制度,1987年取消汇率自由浮动的规定和废除外汇拍卖制度,于1993年1月取消了外汇管制,资本项目和现金项目项下的货币都可自由兑换,赞比亚银行不干预,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外国居民可在赞外汇市场上自由交易,外国投资者的利润及红利可兑换成外币并可自由汇出境。目前在赞比亚有44所获准登记注册运营的私人外汇交易所。
外资在赞比亚的矿业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殖民地时期,矿山企业大多为英国、南非和美国等国资本所控制。20世纪60年代国家独立以后,赞比亚政府对矿山企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政府通过购买公司股权的方式控制了主要的矿山企业。外国资本的发展自然也就受到了限制。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对外开放已成为世界大环境中的发展趋势。国内形势也变化巨大,1991年新政府上台后采取了较开放的经济政策,针对国内矿业所面临的资金困境,政府决定全面开放国内矿业市场,大力吸引外资,对于外资管理采取了较宽松的态度。目前对来自境外的投资基本没有限制,但必须在赞比亚银行注册登记。
1998年9月8日,赞比亚颁布了《投资法》。其主要内容与前法相比,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鼓励措施,特别是在纳税折扣和关税豁免方面。此外,对投资过程中的欺骗等违法行为将予以法律制裁。
1998年以来,赞比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
1 十分宽松自由的外汇政策
1 货币兑换和银行利率完全由市场调控,政府不干预;
2 取消外汇管制,外国企业资金进出赞比亚无限制,资金的流动和汇兑无控制,投资者的外汇和利润可自由汇出。
2 企业享有完全自主的决策权
1 政府不干预企业经济活动,企业在制定产品质量、生产产量和产品价格方面完全自由;
2 取消价格补贴,价格完全放开,以利于企业间公平竞争;
3 政府对投资领域没有限制,投资者可进入赞任何经济领域进行投资。
3 政府在矿业领域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1 投资开发矿业领域的进口设备和进口原材料税率为0~5%;
2 矿业领域的进口设备投产后可加速其折旧率;
3 一般行业的所得税为35%,而矿业的所得税为25%;
4 外国投资企业投产后前五年可以免税。
4 有关投资方面的法律保障
赞比亚为投资者提供了法律保障。《投资法》规定投资者的财产得到应有的保障,除非国会通过有关法律,否则国家不能对任何投资企业实行国有化。一旦被国有化,国家必须以企业投资时所投入的货币,迅速、全额地按市场汇率对被国有化的投资企业进行补偿。另外,投资者的投资经营活动在投资的头七年内可不因《投资法》的修改而受到不利影响。赞比亚是《多边投资保障机构》(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和其他国际投资保障协议的签字国,这些协议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如遇战争、冲突、天灾、其他动乱和没收情况下的保障。
中国和赞比亚两国政府于1996年6月签署了《鼓励投资和保障协议》,为两国投资者相互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与矿业有关的税收
赞比亚现行的矿业税费主要包括:所得税、进口税、出口税、增值税、权利金等,各项税种的征税税率如下。
1 所得税:矿业公司所得税25%,股票交易所得税30%;
2 增值税(1997年7月1日开始)17?5%;
3 权利金(1995年矿业和矿产品法)2%;
4 关税:1998年,赞比亚将进出口平均关税控制在20%~25%之间,并自1998年7月1日起,取消了进口清关费。
近年来,赞比亚实施开放的、自由的投资政策,允许国内外资本进入赞各个经济领域,同时为了鼓励和吸引投资,在税收方面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具体如下:
1 对矿山企业生产实施减税政策,所得税由35%减为25%,矿产权利金由占矿产总收入的2%下调到0.6%,此项政策一开始只是针对经过私有化的采矿业企业,2002年赞比亚政府宣布,将上述政策扩展到了整个从事矿业生产的企业,规定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以此鼓励和支持矿业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的生产;
2 对采矿的绝大部分资本货物和机械设备免缴进口关税,其他部分关税为5%~15%;
3 所有部门(含矿业部门)的电力消费税从10%减为7%;
4 对投资地质勘探活动的资金,可全部从其应纳税收入或利润中扣除;
5 矿业亏损结转期从过去的10年延长到20年;
6 支付给股东和相关机构的利息、红利、权利金、管理费免征预扣税;
7 投资矿业、制造业的资产,开始使用的第一年,折旧率为10%,以后每年固定折旧率为5%。
六、矿业管理部门
赞比亚矿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是矿山和矿产开发部。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矿业有关的政策和规划,并予以落实。鼓励私人向矿业投资,负责建立先进的信息中心,为全行业服务。下属部门主要包括:地质调查所、矿山局、矿山安全局。
地质调查所下设10个部门:化学实验室、地球物理处、选矿与冶炼实验室、宝石处、矿物学与岩石学实验室、区域填图处、经济地质处、地球化学处、制图处、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