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公告称,公司H股将于5月20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股票代码为“03750”。此次IPO计划募资40亿至50亿美元(按发行价上限263港元/股计算),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宁德时代完成“A+H”两地上市布局,为其全球化战略注入新动能。
高位定价与基石投资者阵容:市场信心的双重印证
根据公告,宁德时代此次港股发行价格区间上限为每股263港元,接近其A股5月8日的收盘价(257元/股),实现了港股市场罕见的高位定价。这一价格策略不仅彰显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信心,也反映出国际资本对新能源赛道长期潜力的认可。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IPO吸引了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KIA)、高瓴资本、瑞银资管、橡树资本等在内的豪华基石投资者阵容,认购金额最高达203.71亿港元。其中,能源巨头的参与凸显产业链协同效应,而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的加入则进一步强化了宁德时代在全球资本市场的“锚定效应”。
募资投向:欧洲本土化战略加速落地
招股书显示,本次募资的90%将用于匈牙利工厂一期及二期建设。该项目是宁德时代继德国、西班牙后,在欧洲的第三大电池生产基地,规划产能达100GWh,可满足约120万辆电动车的电池需求。通过本地化生产,宁德时代将直接对接欧洲车企供应链,降低关税和物流成本,同时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这一布局与其全球市占率优势形成呼应。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装车量达339.3GWh,市占率37.9%,连续八年稳居榜首。欧洲作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土化产能的释放将巩固其“近水楼台”的竞争优势。
财务韧性:高增长与高回报并行
尽管2024年宁德时代营收同比下滑9.7%至3620.13亿元(受碳酸锂价格波动及行业去库存影响),但归母净利润仍同比增长15.01%至507.45亿元,展现出极强的成本管控能力。2025年一季度业绩更显强劲:营收847.05亿元,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6.18%和32.85%,毛利率环比攀升至24.4%。
在股东回报层面,公司自2018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近600亿元,2023年、2024年分红率均达50%。2025年4月启动的8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截至4月底已回购15.5亿元),进一步传递出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市场效应:A股与港股的价值共振
消息公布当日(5月12日),宁德时代A股股价大涨3.52%,收盘报257元/股,总市值达1.13万亿元。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既源于港股上市带来的流动性溢价预期,也与公司基本面改善直接相关。
从行业视角看,此次IPO或掀起新一轮“鲶鱼效应”。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一超多强”格局中的“超”级玩家,宁德时代借助港股平台整合跨境资源,将推动锂电池技术迭代(如凝聚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并加速储能、电动船舶等新场景渗透。而其对上游锂、钴、镍等有色金属的需求,亦可能重塑全球资源分配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