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里Goulamina矿区,这座非洲最大锂矿之一的山体已被开挖出一圈圈螺旋状矿道,一期项目投产不到一年,正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注入新动力。
位于非洲马里南部的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于2024年12月15日正式投产,这个由赣锋锂业控股的锂辉石项目是非洲最大的锂矿之一,矿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对应锂资源总量约合714万吨LCE。
在津巴布韦,华友钴业等企业已开始建设本地化加工厂,以应对当地政府从允许原矿出口到强制要求加工为硫酸锂、碳酸锂的产业政策变化。
非洲锂矿正成为全球锂资源供应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全球能源体系向可再生能源深度转型,锂作为关键矿产已成为清洁能源产业链的“物质基石”,而非洲凭借其储量丰富、品位高的资源禀赋,正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
01 项目进展:非洲锂矿进入规模化开发时代
2025年,非洲锂矿开发迎来标志性一年。多个大型锂矿项目从勘探阶段迈向规模化开发,使非洲成为全球锂资源供应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基准矿业情报公司预测,2024年非洲锂矿石产量达到11.1万吨,较2023年增加201%。这一增长态势在2025年延续。
非洲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刚果(金)、马里、津巴布韦、加纳、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尽管勘探程度较低,但非洲不乏世界级锂项目。
除Goulamina外,海南矿业旗下马里Bougouni锂矿在选矿厂举行首次投料试车仪式,标志着该矿正式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初实现投产。
雅化集团2022年并购整合的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其二期已于2024年11月全线建成投产,2025年将达到年处理锂矿石230万吨采选规模,自给率超过60%。
02 中资企业:主导非洲锂矿开发进程
在非洲锂矿开发进程中,中国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且项目正逐步从勘探阶段迈向规模化开发。中国拥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精炼能力,加之其专门技术和资本优势,以及对非洲锂资源的供应链利用,使其在全球锂市场中脱颖而出。
中非在资源、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显著互补性。中国在勘探、开采、冶炼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非洲1万公里铁路、10万公里公路等基建合作成果,为双方构建闭环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03 面临挑战:基础设施与政策风险并存
尽管资源禀赋优异,非洲矿产开发仍面临基础设施滞后、加工能力薄弱、政策不确定性等挑战。非洲多数国家长期陷入“低端锁定困局”,资源出口附加值低,难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力。
电网薄弱是制约非洲锂矿开发的首要瓶颈。非洲矿区普遍面临电网薄弱、柴油发电成本高昂(每度电40至50美分)的痛点。针对这一痛点,“矿区微电网+光伏储能”模式成为当下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政策连续性也是重要挑战。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原司长鞠建华强调,“中非需建立资源主权与投资者权益的动态平衡机制,通过ESG标准落地和社区共建,增强合作韧性”。
近年来,非洲资源民族主义显著抬头,主要表现为提高税收与特许权使用费,禁止或限制未经加工的资源出口并强制本地化加工。津巴布韦自2022年起实施锂矿原矿出口禁令,直接影响既有出口模式,并要求转向在境内建厂加工。
04 成本优势:非洲锂矿的竞争力分析
相比其他一些地区,非洲锂矿开采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矿石品位较高,生产成本有较强竞争力。
尽管该项目的运输条件受限于非洲国家基建水平,可能导致运费水平较高,但综合成本仍然相比于目前的主流锂辉石矿石成本更有优势。
据永安期货分析,非洲锂矿的完全成本多集中在500-650美元/吨(CIF中国)的区间。
这一成本水平使非洲锂矿在市场价格高于8万元/吨时具有明显竞争力,而当价格低于6.5万元/吨时,部分高成本产能可能放缓或停产,表现出一定的供应弹性。
非洲锂矿开发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主要来源于资源品位高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因素。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运输效率的提升,非洲锂矿的成本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05 未来展望:非洲锂矿的战略意义与发展趋势
随着非洲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锂矿供应地,打破了以往少数国家和地区垄断锂矿供应的局面,使得全球锂矿市场的竞争更加充分,供应更加多元化,有助于稳定锂矿价格,促进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到2030年,非洲将有15个正在开发或扩建的矿山投产。这表明非洲锂矿开发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将对全球锂资源供应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非合作建设绿色矿山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中非发展基金投资的纳米比亚铀矿项目已试点12兆瓦光伏自供电,并推广电动矿卡、无人矿卡及换电设备,实现矿山低碳化运营。
非洲国家正从“资源换资本”转向“产业共建”,而中国企业的绿色实践正成为合作新亮点。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2023年中国光伏产能已占全球的83.4%,风电产能超过60%。这一优势与非洲锂资源结合,将形成协同效应。
华源证券的研报指出,随着国内锂企不断在海外进行锂资源收并购,其资源自给率不断提升,锂价定价权逐步转移至中国。
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12月,我国进口锂精矿约525万吨,同比增长约31%,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等国。随着中国企业参与投资的非洲锂矿项目逐步投产,这一进口来源地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
未来几年,随着Manono等大型锂矿项目在2026年前后投产,非洲锂矿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标普锂和电池金属首席研究分析师Lukasz Bednarski指出,到2030年,非洲将有15个正在开发或扩建的矿山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