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昌吉州两个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获生态环境部审批通过。这一进展标志着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在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
获批的两个项目分别由国能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各规划年产煤制天然气20亿立方米,总投资达340.8亿元。项目均采用国内先进煤制气工艺,融入绿氢耦合、碳捕集与封存(CCUS)等低碳技术,聚焦能源生产全链条的低碳环保目标。
新疆天池能源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位于将军庙产业园,总投资170.3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9.12亿元,占总投资的11.22%;国能新疆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位于西黑山产业园,总投资170.4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9.37亿元,占比17.23%,投产后可提供1700余个就业岗位。
昌吉州煤炭资源富集,正加速构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集群。两个项目在原料消耗与配套设施上各有布局:国能新疆项目年需原料煤461.78万吨、燃料煤45.86万吨,配套5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驱油设施;新疆天池能源项目年需原料煤532.03万吨、燃料煤25.06万吨,配套1.5万立方米/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及9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设施。
两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转化煤炭超千万吨,可产出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同时附带石脑油、焦油等高附加值副产品。
(来源: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