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勘院】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院实施的陵水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通过野外验收
2025-10-20 11:46	来源: 矿勘院	发文机关: 矿勘院	分享到:
    近日,海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院承担实施的“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群英乡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野外工作通过验收,获评为优秀级。该项目完成后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得到省和县资规部门的充分肯定。
 
今年6月中旬,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后正式启动野外调查,至9月底先后完成遥感地质灾害解译、一般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草测)、重点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正测)、地质剖面测量、地形测量(正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测量、工程点测量、工程地质钻探及编录、岩矿测试,及无人机航拍、三维倾斜摄影等野外工作任务。
作为我省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先行先试”试点项目,以乡镇为单元、兼顾重点防治区段和重点流域的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查明孕灾地质环境条件,识别地质灾害隐患,建立“隐患点+风险区”管控试点和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地质灾害精细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为科学防灾提供核心支撑。
据悉,项目野外调查实现了对陵水县本号镇、群英乡全域、全类型、全覆盖地质灾害隐患的“摸底清查”, 共识别出179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崩塌162处、滑坡10处、泥石流7处,精准评估了各隐患点对952名群众和4040万元财产构成潜在风险。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期间,依托项目成果,当地政府提前转移36名群众,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 这一成功避险案例,有力证明了精细调查工作的社会价值,得到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陵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充分肯定。
项目启动初期,面临无先例可遵循、无同类型项目可参考等多重挑战。省矿产资源勘查院推动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单位合作,实现关键技术和重点课题联合攻关。同时,创新技术方法,综合多源遥感技术手段提升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效果;利用无人机航拍和三维倾斜摄影技术,高效完成1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实现23处重点隐患点精细的三维建模和立体化、可视化管控;利用智能掌上地质填图技术提升地质灾害调查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完)。【矿勘院】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院实施的陵水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通过野外验收
2025-10-20 11:46	来源: 矿勘院	发文机关: 矿勘院	分享到:
    近日,海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院承担实施的“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群英乡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野外工作通过验收,获评为优秀级。该项目完成后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得到省和县资规部门的充分肯定。
 
今年6月中旬,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后正式启动野外调查,至9月底先后完成遥感地质灾害解译、一般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草测)、重点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正测)、地质剖面测量、地形测量(正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测量、工程点测量、工程地质钻探及编录、岩矿测试,及无人机航拍、三维倾斜摄影等野外工作任务。
作为我省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先行先试”试点项目,以乡镇为单元、兼顾重点防治区段和重点流域的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查明孕灾地质环境条件,识别地质灾害隐患,建立“隐患点+风险区”管控试点和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地质灾害精细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为科学防灾提供核心支撑。
据悉,项目野外调查实现了对陵水县本号镇、群英乡全域、全类型、全覆盖地质灾害隐患的“摸底清查”, 共识别出179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崩塌162处、滑坡10处、泥石流7处,精准评估了各隐患点对952名群众和4040万元财产构成潜在风险。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期间,依托项目成果,当地政府提前转移36名群众,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 这一成功避险案例,有力证明了精细调查工作的社会价值,得到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陵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充分肯定。
项目启动初期,面临无先例可遵循、无同类型项目可参考等多重挑战。省矿产资源勘查院推动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单位合作,实现关键技术和重点课题联合攻关。同时,创新技术方法,综合多源遥感技术手段提升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效果;利用无人机航拍和三维倾斜摄影技术,高效完成1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实现23处重点隐患点精细的三维建模和立体化、可视化管控;利用智能掌上地质填图技术提升地质灾害调查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完)。【矿勘院】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院实施的陵水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通过野外验收
2025-10-20 11:46	来源: 矿勘院	发文机关: 矿勘院	分享到:
    近日,海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院承担实施的“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群英乡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野外工作通过验收,获评为优秀级。该项目完成后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得到省和县资规部门的充分肯定。
 
今年6月中旬,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后正式启动野外调查,至9月底先后完成遥感地质灾害解译、一般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草测)、重点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正测)、地质剖面测量、地形测量(正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测量、工程点测量、工程地质钻探及编录、岩矿测试,及无人机航拍、三维倾斜摄影等野外工作任务。
作为我省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先行先试”试点项目,以乡镇为单元、兼顾重点防治区段和重点流域的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查明孕灾地质环境条件,识别地质灾害隐患,建立“隐患点+风险区”管控试点和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地质灾害精细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为科学防灾提供核心支撑。
据悉,项目野外调查实现了对陵水县本号镇、群英乡全域、全类型、全覆盖地质灾害隐患的“摸底清查”, 共识别出179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崩塌162处、滑坡10处、泥石流7处,精准评估了各隐患点对952名群众和4040万元财产构成潜在风险。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期间,依托项目成果,当地政府提前转移36名群众,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 这一成功避险案例,有力证明了精细调查工作的社会价值,得到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陵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充分肯定。
项目启动初期,面临无先例可遵循、无同类型项目可参考等多重挑战。省矿产资源勘查院推动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单位合作,实现关键技术和重点课题联合攻关。同时,创新技术方法,综合多源遥感技术手段提升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效果;利用无人机航拍和三维倾斜摄影技术,高效完成1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实现23处重点隐患点精细的三维建模和立体化、可视化管控;利用智能掌上地质填图技术提升地质灾害调查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完)。近日,海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院承担实施的“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群英乡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野外工作通过验收,获评为优秀级。该项目完成后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得到省和县资规部门的充分肯定。
 
今年6月中旬,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后正式启动野外调查,至9月底先后完成遥感地质灾害解译、一般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草测)、重点调查区专项地质灾害测量(正测)、地质剖面测量、地形测量(正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测量、工程点测量、工程地质钻探及编录、岩矿测试,及无人机航拍、三维倾斜摄影等野外工作任务。
作为我省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先行先试”试点项目,以乡镇为单元、兼顾重点防治区段和重点流域的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查明孕灾地质环境条件,识别地质灾害隐患,建立“隐患点+风险区”管控试点和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地质灾害精细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为科学防灾提供核心支撑。
据悉,项目野外调查实现了对陵水县本号镇、群英乡全域、全类型、全覆盖地质灾害隐患的“摸底清查”, 共识别出179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崩塌162处、滑坡10处、泥石流7处,精准评估了各隐患点对952名群众和4040万元财产构成潜在风险。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期间,依托项目成果,当地政府提前转移36名群众,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 这一成功避险案例,有力证明了精细调查工作的社会价值,得到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陵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充分肯定。
项目启动初期,面临无先例可遵循、无同类型项目可参考等多重挑战。省矿产资源勘查院推动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单位合作,实现关键技术和重点课题联合攻关。
同时,创新技术方法,综合多源遥感技术手段提升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效果;利用无人机航拍和三维倾斜摄影技术,高效完成1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实现23处重点隐患点精细的三维建模和立体化、可视化管控;利用智能掌上地质填图技术提升地质灾害调查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