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陆续出台,优供给、扩需求成为政策部署的重要方向。重点行业的稳增长,在稳定工业经济大盘、推动工业质效升级的同时,对矿业发展影响几何?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记者发现,2023年我国便推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等,这些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新一轮稳增长行动中,目前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工作方案已推出,明确了下一阶段行业增长目标及具体举措。
针对钢铁行业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的压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同时提到,稳定原燃料供给,加快国内重点铁矿石项目开工投产、扩能扩产。支持合规矿企业正常生产。加大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料保供稳价力度。在废钢铁资源集中区域,开展废钢铁回收-加工-配送-冶炼一体化基地建设。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钢铁行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当前,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成为影响行业发展质效的主要矛盾。实现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稳增长成为必然。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的持续下行,稳增长一直是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主基调。2023年8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到,2023年钢铁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2024年钢铁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今年1~7月,钢铁行业虽然实现利润830.3亿元,但行业稳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同时,今年又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年,年底前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此次新方案是2023年版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延续,为钢铁行业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实施路径。
针对建材市场需求不振、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印发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2026年,建材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同时,聚焦石墨、萤石、菱镁矿等关键矿种,培育一批非金属矿产资源特色产业集聚区。鼓励各地推动化石、耐火黏土、凹凸棒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同样,建材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过去几年,供需不匹配导致价格下滑,倒逼低端产能市场化退出。此次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在建材行业供给端着力颇多,多处明确指向促进传统建筑材料升级、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优化供给。值得关注的是,文件不断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场景多元化,明确要推进金刚石复合片在石油开采等领域应用,复合材料等在光伏、汽车车身等领域应用,以及先进陶瓷、低介电玻璃纤维制品、柔性玻璃等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当前,新兴产业发展为建材行业稳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此次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系列举措,推动产业高端化转型,增强建材行业增长新动能。
其实,不管是钢铁行业、建材行业,还是其他重点行业,稳增长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行业本身的供给能力、扩大有效市场、优化发展生态,从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稳增长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在稳增长政策驱动下,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绿色转型的战略矿产资源需求将维持刚性增长。例如,高端制造业用钢需求增长,将推动特殊钢材生产,从而拉动镍、钴、铬等金属需求。电炉短流程工艺的使用,将带动废钢回收及分选技术发展,同时促进稀土永磁材料等新能源金属的应用。绿色高端建材的新赛道,将进一步激发对金刚石、石墨、萤石等非金属矿产的需求。
相信,随着有色金属、石化、化工、机械等重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落地,这些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工业赋能效果明显的重点行业的政策合力效应将更加凸显,在给矿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孕育出新的增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