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灾防治 推动技术升级 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本报讯 近日,经重庆市科技局公示,由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牵头申报的 “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数智防控技术创新中心”被正式认定为“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成为重庆首个聚焦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应用型技术研发的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发的核心载体,创新中心通过 “自主研发+技术集成”双轮驱动,在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上取得显著成效。在理论与技术层面,团队围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核心需求,完成理论模型构建、核心算法优化、智能装备研制及工程化应用的全链条攻关,累计掌握24项监测预警核心技术与装备,其中70%已在实际场景开展示范性应用,30%成功实现转化推广,突破了多个技术瓶颈。
针对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难、识别难”的痛点,创新中心率先在三峡库区搭建综合遥感识别技术体系,构建高山峡谷多源遥感协同识别技术,将高位隐蔽灾害解译灵敏度提升3.6倍,并使有效识别率从20%跃升至70%。在装备研发领域,创新中心推出10余款新型监测设备,且全部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其中,自主研发的快速动态边缘解算GNSS设备,将形变监测数据动态解算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1分钟,数据稳定性较传统设备提升5倍,核心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提供了硬核支撑。
科研实力的持续积累,为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近5年来,该中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20项,出版专著6部,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3项,其中4次摘得重庆市科技奖一等奖(含1项发明奖、3项技术进步奖),成为推动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
“创新中心聚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数智防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突破,未来将重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深度融合,系统开展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攻关,最终构建起‘隐患实时监测、风险动态评估、险情精准预报’的全链条技术体系,让地质灾害防治更智能、更精准。”创新中心主任、重庆地研院地质灾害研究分院院长陈立川表示。该中心将充分利用成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契机,通过技术输出、装备推广、成果落地,为提升重庆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快防治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核心技术保障,切实守住地质安全红线,为山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邓朝松 闫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