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在这个伟大进程中,矿业行业是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石、绿色转型的引擎、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其作用至关重要。
“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我国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重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是保障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十四五”期间,我国组织实施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发现了一批重要矿产地,增加了资源储备,降低了对外依存度风险。同时,通过对共伴生矿产、尾矿、废石等的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相当于增加了资源供应量,减少了对原生矿产的开采压力,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尽管我国正在积极发展新能源,但煤炭在“十四五”期间仍然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矿业行业通过智能绿色开采、增产保供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煤炭的稳定供应,特别是在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和极端天气导致的电力紧张时,发挥了关键作用。没有国内强大的煤炭产供体系,我国的能源安全将面临巨大风险。同时,矿业行业为清洁能源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如,为保障核电发展,铀矿地质勘查和采冶工作稳步推进,为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燃料基础,支撑了“华龙一号”等国家名片的运行。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在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能源绿色发展不只是体现在发展新能源,我国传统能源转型升级也在加快。“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经有95%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我国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智能化产能占比超过55%。积极推广煤炭绿色开采,2024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比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二氧化碳驱油等低碳技术发展,2024年实现了二氧化碳注入量300万吨,有效促进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落地。能源高质量发展本身也包含对传统矿业行业进行绿色改造的要求。矿业行业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开。矿业企业大幅增加投入,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区环境美化、生态修复、矿地和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实现了“开一个矿,绿一片环境,惠一方百姓”的目标。同时,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矿业领域深度应用,无人驾驶矿卡、智能工作面、远程操控等已成为许多现代化矿山的标配,是“智慧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我国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重大能源工程为依托,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在先进核电、深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特厚煤层智能综合开采等领域都取得了新突破。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产,为保障能源安全、支撑能源转型注入了创新驱动力。同时,人工智能也在深度赋能能源领域,成为能源技术革命的“新引擎”,在油气新资源发现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展现出了巨大潜力,让能源产业在AI的加持下,不断焕发“新活力”。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向清洁低碳转型,而几乎所有清洁能源技术都依赖矿产资源。在新能源金属的供应方面,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料,锂矿的勘查和开发保障了我国全球领先的锂电池产业链的原料需求,支持了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钴、镍同样是高性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其稳定供应对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稀土在风电机的永磁发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中不可或缺,我国稀土产业的强大实力,直接确保了全球最大风电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材料供应。此外,光伏面板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工业硅(源自石英矿)以及银、铜等金属。矿业行业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支撑。
“十四五”期间,矿业行业通过自身智能化、绿色化革命,完美融入了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进程,从过去的“资源提供者”转型升级为“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石、绿色转型的引擎、技术创新的实践者”。我们相信,在推动“十五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的实践中,矿业行业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