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爱平为职工现场授课
自1993年踏入江苏远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铸造车间以来,荀爱平先后担任过车间技术员、材料检验员、工艺员、生产调度员、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直至动力分公司副经理。从青涩技工到技术骨干,从生产标兵到管理先锋,32年来,他始终扎根铸造生产一线,手持卡尺丈量过万千铸件的精度,身披工装经历过百余次设备调试,用汗水和智慧在熔炉前书写奋进篇章,用实干担当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品格。近年来,他荣获江苏煤炭地质局劳动模范、“双十佳员工”、 科技创新一等奖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5年,他荣获“江苏省矿山安全生产协会先进个人”称号。
环保筑基谋发展 智造转型立标杆
2020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全面升级,铸造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面对公司铸造车间整体搬迁的重任,荀爱平带领团队开启了一场绿色转型攻坚战。他深知,这不仅是生产场所的迁移,更是技术体系的重构。为了满足各项严苛的审批要求,他跨越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历时三个月,实地考察14类核心设备,行程累计超两万公里。在常州某环保示范企业的废气处理车间,他连续三天跟班记录数据、总结组合工艺。在山东某设备制造厂,他亲手操作新型除尘设备,验证粉尘收集效率。这些第一手资料,为最后设备选型提供了可靠依据,使公司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成为常州市第一家、江苏省第二家成功完成产能置换的企业。
新厂区建设期间,荀爱平驻守现场,负责规划与监督指导。新上的树脂砂生产线上,每个设备的安装要求都极高,且均需在设备进场前完成1000余件异型预埋件,同时穿插布设各种电缆沟、电缆管、水管、气管、预埋导轨等。面对安装难题,他带领团队在低温环境中连续奋战60天,完成3000余次精准测量,将预埋件安装精度控制在水平偏差5 毫米、垂直偏差3毫米以内。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远方精神”,保证了后续安装中的零出错率,确保了搬迁按时完成。
创新驱动强内核 品质升级拓新局
在铸造技术革新前沿,荀爱平始终保持着开拓者的锐气。面对优质客户的严苛要求,他组建专项攻关小组,驻扎生产现场,不断攻克难关。近5年的开发统计数据显示,他主导开发的近20种高端铸件成功率达100%,产品类别涉及柴油机活塞、缸盖,内燃机增压器、蜗壳、支承体,石油装备泵壳、十字头、机架,各种阀门及泥浆泵零部件等。这些成果不仅助力远方公司成为中车集团战略供应商,更让“远方铸造”品牌走向国际,产品远销中东、欧美等地区。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荀爱平率先将传统试错法升级为科学预测模型,同时应用3D打印技术,使复杂铸件的开发周期大大压缩,材料利用率提升28%,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
薪火相传育英才 产学融合促共赢
面对铸造行业人才短缺的现状,荀爱平构建起立体化培养体系,对新入职员工实行“双导师制”,既配备技术导师传授铸造技艺,又安排安全导师强化责任意识。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系统梳理了百余个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并结合生产案例现场授课。同时,为促进行业整体提升,他推动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河海大学、江苏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技术攻关小组,邀请资深专家、教授定期来公司授课。他带领动力分公司协同奋进,获评江苏局2024年度“优秀管理团队”、远方公司2024年度“优秀年度班组”称号。
三十二载春秋,荀爱平从手握卡尺的技术员成长为执掌智能生产线的管理者,这位铸造阵线上的先锋,正以永不褪色的热情,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熔铸更加璀璨的行业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