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30 14:58:00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 |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一份报告预测,随着能源转型加快,到2035年稀土永磁市场规模将扩大三倍,这将使得全球供应面临更大挑战 。
稀土永磁是目前市场上能用于电机和风力涡轮发电机的最强磁体。这种磁体通常需要四种稀土元素作为原料:钕(Nd)、镨(Pr)、镝(Dy)和铽(Tb),前两种是主要组份,后两者是添加剂,用于更必须的场合来提高性能。
麦肯锡估计,尽管数量仅占稀土总产量的30%,但永磁用稀土份额占整个稀土市场总值的80%。
由于其对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性,全球磁体用稀土将从2022年的5.9万吨增至2035年的17.6万吨。
麦肯锡补充说,这种增长主要驱动力是电动汽车普及率的强劲增长,其速度超过铜线圈磁铁对稀土的替代,另外一种因素是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
同时,供应量有可能减少高达30%。地缘政治不稳可能加剧稀土供应短缺。
麦肯锡警告,尽管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稀土供应链,但供应链在未来5至10年很难实现多元化。
建设新的采选设施投产周期长、环境障碍和成本高昂,二次资源比如回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超过80%的稀土废料来自消费电子产品、电气或内燃机汽车中的零件,所有这些都使用较小的磁体用于电机、制动器和传感器。
然而,麦肯锡认为,到2050年,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对磁性稀土元素的使用增加可能会导致废料来源扩大。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工业电机和风力涡轮机可能会产生类似规模的废杂稀土,从而提供一个新的更大的磁铁源,其中含有更高比例的有价值的重稀土元素。
麦肯锡估计,消费前废杂稀土大约为4万吨,它们来自磁铁的设计和制造环节,消费后废杂稀土大约为4.1万吨,来自达到寿命期限后的各种终端用品。
麦肯锡认为,与消费前废杂稀土分布比较集中相比,消费后废杂稀土在地理上分布更加分散,但回收起来比较困难。
麦肯锡表示,消费后稀土元素回收将需要专门分离磁铁进行进一步加工,这是目前专注于高价值或高产量材料(如金和铜或铝和钢)的现有回收价值链中尚未采用的做法。
|